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国家火炬计划原平煤机配套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工作总结

  我市煤机配套装备基地自2013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正式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来,全面贯彻国家火炬计划“创新驱动、集聚发展、产业融合、特色引领”的指导方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完善以配套服务为重点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煤机配套装备产业集群,基地呈现出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局面。据2014年底统计,基地内19家企业,从业人员84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实现利税总额8.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的52.2 %。

  一、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温建军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秀亭任副组长,科技、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下设产业基地办公室,具体负责基地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运营模式上,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的办法,基地内由政府规划提供土地和水、暖、电、公共住宅、邮电通信、物流等服务,实行城区企业“退城入园”。

  出台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以原市发[2012]11号、13号和原政发[2013]103号出台了招商引资和投资优惠政策,实行税收及收费减免、用地和创新补贴,极大地减轻了基地内企业的负担。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内“三横三纵”6条主干道和7条支线全部竣工,防洪景观渠工程建成投用,主干道及支线绿化工程基本完成,公租房项目完成主体工程,22万伏变电站经国家电网批准列入建设规划,生产给水工程以及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管网工程等公共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由签约的北京博天环境集团投资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市政府为了解决基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动和中国建设银行原平市支行合作,推出了助保金贷款业务。市政府注入“助保贷”风险铺底资金700万元,申请贷款的企业按贷款合同金额5%一次性缴纳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建设银行则按铺底资金金额的十倍放大进行贷款。截至目前,已为佳诚液压、金盾公司、阳光煤机、东昌实业等10多户企业放贷1亿多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近三年来,基地内宇峰机械、盛大实业、矿山机械、佳诚液压等企业共取得中央国债基金和省煤炭基金1000多万元。

  二、注重骨干企业带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培育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基地有认定的骨干企业8家,同时也是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山西泰宝密封有限公司、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原平市兴胜机械有限公司、山西浩业通用设备有限公司、原平市盛大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山西东昌实业有限公司。基地内的骨干企业已经形成了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包括工程设计、煤机装备制造及成套、设备安装调试、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设备运行管护维修、备件供应等增值服务等。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企业2个,泰宝密封的高性能液压支架项目,兴胜机械基于新型结构的逆止托辊项目(2013年科技创新项目)。承担省级火炬计划的企业3个,泰宝密封的高性能密封件项目(2008年火炬);浩业通用的年产40万套高效节能复合鼓形密封开发项目(2013年火炬);兴胜机械的智能型高速带式输送机项目(2013年火炬)。个别骨干企业的产品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如山西泰宝密封有限公司是全国橡胶标准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内最大的矿用密封件生产基地,在橡塑密封件国产化方面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取得了29项专利技术,产品广泛用于同煤、中煤、陕煤、西山煤电等全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研发的高性能液压支架密封件(TSM)完全替代了国外进口同类产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16项专利技术,其中新型生物质直燃式气化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全省同行业创新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兴胜机械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研发专利技术29项,新上马托辊配套、PLC集控系统、变频节能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前端和后端项目。盛大实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在皮带输送机、液压油缸、托辊等产品及整机配套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跻身全国煤矿皮带运输机10强。佳诚液压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液压油缸、露天矿用辅助设备已申请多项专利,同时,在液压油缸的基础上,新上马矿用自卸车液压油缸、矿用成套辅助设备等延伸项目,其产品在全国各大露天煤矿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这些技术优势和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基地煤机配套装备制造企业的提升和延伸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建设。近年来,泰宝密封、佳诚液压、兴胜机械和盛大实业建立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基地内还建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有大专以上技术人员2670名,引进博士1名,硕士3名。同时,依托原平市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中心、原平市生产促进中心、山西原平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机构把煤机配套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单位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领军人才进一步组织起来,提升煤机配套装备的成套技术集成能力和关键零部件产品成套供销能力和服务能力。如依托山西泰宝密封有限公司现有的研究基础,建立“密封件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建立“液压油缸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原平市兴胜机械有限公司建立“皮带机公共服务平台”。经过技术研发、更新换代,密封件、皮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液压油缸、锅炉、电力设备等机械装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三年来,基地内煤机配套装备企业申请国内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专利授权1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拥有秘密技术200多项。

  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加强各级协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依托原平市科技局所属的“原平市兴原科教协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带式输送机协会、煤机配件协会”、“原平市运输机械设备协会”等协会的作用,促进其完善行业协会的“桥梁、自律、维权、服务”四大功能。从维护和促进煤机配套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掌握和研究国内外煤机配套装备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规划提供参考。制定并实施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立足煤机装备配套,产业特色更加明显

  建设支柱产业。形成原平特色优势、与山西、太原煤机装备配套发展的区域格局。主要形成以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露天矿开采成套设备、矿用辅助设备、液压振动装配机械以及各种进口矿山机械、自卸车液压元件的国产化配件生产、维修;以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平盛大实业有限公司、山西顾德宝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高速带式输送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托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直流磁阻电动机;以山西泰宝密封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高性能液压支架密封件(TSM)以及高端密封件材料;以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原平市众信锅炉除尘器制造厂等为主的新型生物质直燃式气化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湿式脱硫除尘器系列等供热设备、压力容器、除尘设备;以山西益长浩重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主的进口大型采矿运输设备配件开发国产化及大型矿山设备再生仓储设备;以山西山原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主的罗茨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产品系列;以山西东昌实业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矿用救生舱;以原平高龙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电力开关设备、氧化锌避雷器、110KV棒形悬式有机合成绝缘子、智能户外真空断路器。

  发展重点产品。形成高速皮带输送机、托辊生产线技术、液压油缸及液压设备、露天矿电缆车、矿用辅助设备、智能变频器、罗茨风机、密封件、洗选设备、通风机、鼓风机、供热设备以及机械加工零配件等一批具有优势领域的重点产品。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当前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受煤炭市场低迷的影响,基地内企业普遍订单减少,产品销售不旺,产值和利税下降。

  二是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

  三是基地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高技术人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少,技术装备与制造能力不强,基础工艺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基地内企业建设资金仍然比较困难,融资渠道窄,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全力推进博天环境集团原平PPP项目的全面实施,加快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孵化、企业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进一步推动网络平台建设。充分运用PPP模式推动网络化建设,逐步培育产品的集中采购、集中储备、联网登记和统一配送分拨,逐步培育煤机装备制造产品的专一交易市场。

  三是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招引和培养力度,扩大和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做大做强现有技术研发中心,增加专利申请量,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四是进一步落实好帮扶政策,建立基地项目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企业减负各项措施,加强政银企对接,在政府、银行与企业之间搭建增进了解和密切联系的平台,进一步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沟通合作机制,缓解企业和项目融资难题。

  五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精心谋划储备、签约一批项目,努力争取落实一批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尽早竣工投产一批项目,逐步培育、打造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煤机配套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国家火炬计划原平煤机配套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办公室

  2015年7月22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9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