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鞍山高新区“二次创业”差异化发展构思
  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以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课题。在探讨下一步发展思路时,就会发现,国家高新区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初始阶段壮大产业规模和扩大经济总量的要求,对自身所面临的环境要素、客观条件、发展定位和产业细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不够,主要通过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企业的随机落户而逐步形成产业聚集,这导致各高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相似、产业趋同的现象,这是国家高新区初始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但是在“二次创业”中,结合地方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是国家高新区的必然选择。
  差异化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与鞍山高新区的战略选择
  差异化发展务必建立在基础规模之上。一是要具备经济基础。差异化发展需要差异化战略定位,明确差异化发展功能,形成差异化特征形象,壮大差异化产业集群,这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
  二是要具备产业支撑。差异化发展要建立在一定的产业基础之上,只有突出特色产业的聚集,才能以此为着力点,通过发展高科技,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科技含量,使科技与特色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家高新区通过十几年的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科技产学研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以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以发展高科技为动力,实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内涵式发展的产业条件已基本具备。
  三是要具备体制保障。实现差异化发展,需要适合差异化发展的体制保障,要用创新的思维去谋划,要靠创新的举措去推进,形成聚集各类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全力打造特色产业的趋势和局面。目前,国家高新区的体制机制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从客观角度分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后面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追赶,前面有当地政府高期望值的要求,而国家高新区相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越来越小。在这种局面下,国家高新区集中全部资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
  以鞍山高新区为例,新一轮经济的增长为拥有一定制造业优势的鞍山高新区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重工业比重显著上升;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处在促进产业升级外移期。一是新的产业转移机遇,东南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后,企业必然会向未充分开发的成本要素较低地区转移;二是发挥矿产资源和重化工业优势机遇,过去多年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区轻型工业居多,而这与改革开放前期需求热点以轻型工业品为主有关,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需求热点转向以重化工业产品为主;三是发挥技能型熟练工人的优势,在老工业基地积累了大量在职或失业的技术工人,东南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促动产业升级,需要人力资本支持,而其人力资本,既包括研发、管理两种人才,更多的则是需求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人,而大量的技能型熟练工人只能在当地解决。
  鞍山是我国的钢都,鞍钢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鞍山高新区是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鞍山高新区的载体、科技平台与孵化功能促进钢铁产业链的延长和钢铁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共赢、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鞍山高新区特色产业升级发展策略
  为充分利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十一五”规划、鞍山高新区“二次创业”三重机遇期,实现鞍山高新区快速提档升级,鞍山高新区以打造装备制造业主体产业为目标的总体思路是: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鞍山及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采取差异化战略,突出特色和个性化,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为主线,延伸钢铁精深加工产业,把鞍山高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产业特色突出的现代文明新城区。
  具体策略是: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积极吸引鞍钢等大企业进驻,打造核心动力;完善产业链,大力推动行业群体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竞争力;构建区域多层次融资体系,规范和发展市场化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推动企业融资工作;继续营造和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高区域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行业联盟,搭建区域贸易平台,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区域贸易工作。
  装备制造、矿产品加工、钢铁产品等产业是鞍山市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联系紧密,依存度高,在鞍山高新区已经形成比较优势,鞍山高新区的载体作用在此得到充分展示。具体策略主要有四项。
  策略之一: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特色主体产业。鞍山高新区将着力发展壮大现有装备制造业。依托鞍钢的优势,鞍山高新区的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尤其是近年来,在传统装备制造产品的生产之外,开发了诸多高科技含量制造业产品,鞍山森远集团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填补了我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的空白,实现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设备的跨越式发展。
  拉长钢铁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体系。以钢铁产品为主线,通过产供销关系、协作关系和各类行业性组织,在企业之间按照市场规律,形成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使上下游关联企业互相带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在鞍钢生产的预备阶段所需规模性备品备件达六大类560多种,每年采购额约30亿元;在鞍钢生产实施阶段按钢铁产品分布和市场,需要建筑型钢、汽车用钢、工程焊管、镀涂薄板等30余种产品;在鞍钢生产的后续阶段,钢铁产品的利用和钢铁产品的流通等市场空间更是有待于挖掘。鞍山高新区将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拉长钢铁产业链,促成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
  策略之二: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传统钢铁产业科技含量。鞍山高新区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目标,以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和替代进口,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冶金、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矿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工业,重点发展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技术,提高鞍山冶金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推进冶金工业的现代化。鞍山高新区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培育和发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一是数字化制造联合技术中心。以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为技术依托,巩固和完善数字化制造联合技术中心,作为鞍山市及鞍山高新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平台。二是清华同方产业基地。以清华大学等高校为技术依托,以清华同方控股的吉兆公司与鞍山广播设备有限公司合资合作的企业为龙头,形成全国最大的数字发射机生产加工基地。三是电气及自动化装备产业基地。以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依托,以北京科技大学(鞍山)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建成电气及自动化装备产业基地。四是汽车板材及轮辋钢产业基地。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为技术依托,以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新钢铁有限公司、海城市西洋集团钢铁联合企业、三和轧钢有限公司、衡业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以汽车冷轧板、汽车轮辋钢、汽车梁热轧卷板为主导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汽车板材及轮辋钢产业基地。五是特种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以大连理工大学、鞍山科技大学等高校为技术依托,以海诺、森远、重矿、矿机、衡业、海虹等企业为主体,以建筑工程机械、高等级公路养维护工程机械、振动筛等为主导产品,形成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
  策略之三:围绕鞍钢产业优势互补,实现地企高度融合。鞍钢的西部开发是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的扩充,具有高科技、短流程、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鞍山高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投资、中介、电子商务、社会事业等多种平台展开与鞍钢的全方位合作,在高新技术研发,技术信息服务上与鞍钢规划紧密联系,将鞍山高新区的信息、创新功能融入到支持鞍钢的发展中,成为鞍钢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鞍钢西部开发所用土地,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鞍山高新区的权限内,能减免的一律减免,能返还的一律返还,最大限度地降低鞍钢开发西部的成本,为鞍钢的投资开发提供最优良、最宽松、最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使鞍钢成为鞍山高新区的主体和核心企业。
  策略之四:强化研发能力,增强鞍山高新区的科技平台的吸纳能力。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技术开发和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鞍山高新区围绕化工等鞍钢无暇发展领域,使这些非钢产品的技术升级依赖于鞍山高新区的行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建设,鞍山围绕钢铁产业形成的科研力量十分雄厚,从矿山、热能、焦化、耐火,到冶金、轧钢具有完善的科研组织基础,充分发挥自身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作用,通过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此外,鞍山高新区还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试验中心等机构,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鞍钢与鞍山高新区共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鞍山高新区将加强产学研联合,搭建技术开发、交流、协作平台,鼓励园区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吸引更多的名牌科研院所、实验室、新兴的非公有制科研机构和国外研发机构落户;围绕重大主题,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等活动,为园区企业突破重大技术难关,增强企业与国内外的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牵线搭桥,提供服务;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新产品计划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依托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并充分享受国家对科技项目的优惠政策,使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