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三地联动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链条加速形成
  “我是做植物胶的,上午推介会上听说这个技术可以达到纳米级别。这个技术在北京有产品的话,我想先拿过去实验一下。如果结果真如预想的那么好,价格又能够接受,我们可以进一步谈合作。”

  “我是做技术成果转化投融资的,针对成熟的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帮助项目解决钱的问题 还可以帮助项目组建团队,解决人的问题。对于有现成公司的项目,我们的合作模式一般是参股。”

  ……

  8月1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B204室,一场有专家现场指导的对接会——京津冀科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三届项目发布和推介会北京专场吸引了不少企业负责人、投资人前来对接。此次项目发布和推介会共发布了30个项目,当日共达成合作意向对接258项,收到企业需求33个。

  这,只是京津冀三地科技联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三地针对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快速崛起的优势,开始了“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积极探索。在此作用下,2016年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达到154.7亿元,是2011年的2.3倍。近年来,北京企业先后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过6000家。

  京津成果在冀转化难在何处

  自古以来,北京与河北就是山同脉、水同源、人同宗的近邻。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向南35公里即可到达河北省“北三县”。但是,长期以来,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快速崛起的优势,并没有外溢到河北,相反,京津地区大量的科技成果却在千里之外的江浙沿海地区实现“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河北依然在以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重工业来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水平明显不足。河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总结道:北京有中关村示范区,天津有自创区、自贸区。相比这些政策先行先试的“特区”,河北不仅平台“碎片化”,也没有具有诱惑力的政策对接,难言有承接成果转化的吸引力。

  但现实需要却正好相反,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河北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认为,河北经济的支柱产业基本是以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等重工业为主,此外,还包括一些中低端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决定了河北的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依靠简单的技术交易就能实现的,传统重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配置大量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长期以来北京拥有的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只做浅层次、撮合交易式、碎片式或线上的服务,多数科技成果并不能以简单的技术交易就可实现落地,而是需要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来做全过程的服务工作。同时,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整合科技资源的杠杆去撬动,寻找资本去驱动。

  那么,从京津两地转移出去的科技成果何以能适应江浙地区的“土壤”?“江浙地区的产业文化追求的是产业周期短、赚钱快、盈利能力强。相比江浙地区,河北的产业以重资产投资、长周期收回为主,一个厂建设几年,收回投资又要用很多年,这样的产业赚的是长线的钱。”朱希铎表示,是地方特有的产业文化养成了河北企业家相对保守的性格。

  三地联动 京津成果花开河北

  如今,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科技成果“京内开花冀不香”难题正在得到破解。

  “一天动辄几万吨产量,技术拿过来,能跟我们的生产系统配上套吗?”多年前,河北和天津在钢铁、水泥、玻璃等典型行业对节能环保技术需求强烈,但信息渠道不畅、缺乏技术服务指导等问题让企业负责人多有顾虑。

  2015年4月,由北京市科委牵头,联合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推动的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整合了三地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优势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107家骨干单位的优势资源,聚焦节能、污染治理、产品质量提升、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形成了北京研发、河北落地转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和落地转化的工作机制。当年8月,北京市科委、河北省迁安市政府和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旨在打造迁安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推动首都科技成果在迁安市实现转化落地。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组织40余位专家深入迁安当地6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把脉问诊,并通过专家、技术服务方、生产企业用户、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沟通和对接,找病根,给药方。截至目前,该联盟已推动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中钢设备公司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等16项技术在河钢集团、建龙钢铁集团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应用,工程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

  诸如此类的合作在接下来的这两年间,接连不断。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各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协会等各方积极加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潮中,通过搭建平台、开展成果推介对接会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5年5月,京津冀三地科协在北京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三地科技项目、科技产品成果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加快示范区建设  打造成果转化样板区

  2016年,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筹建。该示范区包括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固安高新区等11个园区,形成了“一区11园”的布局,旨在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为核心,充分发挥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承接京津创新要素外溢转移、与河北产业创新需求对接转化的新模式,力争在跨区域技术交易、人才引进、科技金融、财税支持等方面形成一批探索性政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也于近日正式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区、科技金融示范区、体制改革先行区、成果转化样板区,辐射带动河北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到2030年,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技术市场充分发育,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为创新型河北建设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和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样板。

  面对三地成果转化的中长期目标,朱希铎认为,推动京津地区科技成果在河北省实现产业化落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河北要加快搭建面向中关村科技资源在河北落地的服务平台。而不是单纯地立足于抓北京疏解中低端产能的机会,到北京招商引资。其次,河北要从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和产业园区要把科技创新驱动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能力,而且是核心驱动力。第三,河北必须瞄准一些重点产业进行创新驱动的重点突破。最后,河北在创新驱动过程中,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前沿科技视野的人才,让主管部门和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市场化意识和商业嗅觉。
相关链接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