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常州高新区:加快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常州高新区:加快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日前公布,位于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罗溪镇的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硬核入选,为该区唯一上榜企业。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瞄准“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中的潜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精准培育、靶向辅导。像捷佳创一样的行业小巨人,正逐渐成为“专精特新”产业集群的强大“后备军团”。


常州高新区现有1.2万家工业企业,建立了一个500家多企业的培育库。今年4月,该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培育路径愈发明晰——将重点围绕25项重点工作展开,包括梯队培育、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要素支撑、市场开拓、服务优化等。


“把创建品牌、申报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优的重要举措,加快建立健全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的精准服务培育机制,在创新政策、人才集聚、资本导入等方面量身打造专属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常州高新区经发局局长童广武说,全区强化对“专精特新”发展的精准服务支撑力,通过对在库企业的有效投入,鼓励所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轻骑兵”。


常州高新区拥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4家,数量居各辖市区前列。但高新区的使命是,要实现更多在库企业从后备到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蜕变。


“这就要求我们打造一把好梯子,形成培育的阶段性梯队、中小企业成长的台阶,实现‘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库扩面和提质。”常州高新区经发局工信处处长解承介绍,他们定期组织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帮助企业形成“问题清单”,“开方抓药”协助解决企业运营管理问题和发展瓶颈。


眼下,该局主要从企业规模、利润率、研发占比、研发载体、复合增长率、创新能力这六个维度综合发力,建立“一企一档”,帮助重点企业找短板、补差距。“例如我们之前‘问诊’的一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多项标准都符合,但只有市级研发载体,为了冲击省级更有保障,我们建议其继续申请省级研发载体,赋能加码。”解承说。


在各方努力下,从去年至今,新北区共有22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数量超历年总和,增幅全市第一。


育引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就是争创更多的“第一”“唯一”,推动高新智造长板更宽、特色更优、品牌更响。这其中,创新是关键。


“智改数转”浪潮下,位于滨江经济开发区的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进行智能车间改造,目前已建成国际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10条,实现了生产全程可追溯,良品率提高43%、车间能耗减低26%。不久前,企业生产研发的汽车用LED车灯模组获省级“专精特新”产品认定,该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细分行业市场排名第二。


抢抓风口敢创新,苦练内功谋创新,在常州高新区,一批“种子选手”陆续登场。


“现在正是生产旺季,市场需求量很大,为保证按时交货,公司正加快生产。”在江苏常荣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英手中,一个笔盖大小的金属器件显得毫不起眼,但这是整个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压缩机用内置式过载保护器。凭借着这一“独门绝技”,常荣电器去年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背后,是企业长期坚持自主研发、站稳行业细分龙头的结果。


但创新并没有止步。今年,常荣电器新建了生产基地,同时对原来的技术中心进行迭代升级,瞄准摘牌“国家级”。


随着众多“种子选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崛起未来可期。


据悉,常州高新区力争到2025年,拥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千企升级”培育库在库企业750家。

相关链接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