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合肥高新区加快做大做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合肥高新区加快做大做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近日从合肥高新区获悉,作为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该高新区目前集聚集成电路重点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在合肥市企业总数中占比超过60%,初步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核心工具、装备材料、制造和配套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获批安徽省集成电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连续9年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年度评价中获得最高档。

  创新路上的成长先锋

  当你驾驶比亚迪、小米等知名品牌汽车,随手将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伏达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伏达半导体”)设计的电源管理芯片就开始工作,为手机提供无线充电。该企业研发的车规级无线充电发射端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适用于汽车前装市场,其充电功率最高50W,充电效率可达80%,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伏达半导体专注于无线充电及有线快充技术的研发,凭借业内领先的无线充电技术,其快速进入消费类电子、工业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终端客户涵盖小米、比亚迪、三星等国内外一线手机厂商及品牌车企多款车型。2023年,伏达半导体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

  “合肥高新区为我们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伏达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说,在技术研发和新项目的资金投入方面,伏达半导体曾面临不小的挑战,合肥高新区帮助企业对接各类资本基金,并提供雏鹰贷、瞪羚贷等多种金融工具,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企业自去年起已实现正向盈利,今年的营业收入和盈利都会继续增长。

  产业链中的精锐部队

  集成电路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集成电路产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上市企业1家,这些企业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

  合肥高新区企业阿基米德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基米德半导体”)核心技术人员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博士团队。2024年,阿基米德半导体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获批,致力于解决国家核心功率半导体材料“卡脖子”问题。同时,其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202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重大项目“基于国产自主器件的主力电源型光伏逆变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批,将突破新能源行业“卡脖子”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构建了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光伏储能充电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品线。”阿基米德半导体董事长助理张俊锋说,截至目前,企业自建4条SiC/IGBT制造产线已完成通线量产,已具备年产60万只车规级模块、80万只光储充模块、1200万只分立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时代的世界一流功率半导体厂商。”

  目前,合肥高新区的大唐存储、全芯智造、伏达半导体等12家企业,位列安徽省研发强度百强企业榜单。另外,一批企业在细分领域展现了突出的竞争力,包括存储主控头部企业开梦科技、热敏压敏电子浆料全国前二供应商圣达电子等。

  为了营造更好创新生态,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为企业提供EDA、测试、流片、人才等服务。此外,合肥高新区还引进华测蔚思博、聚跃检测等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形成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互补格局。

  “芯”光背后的强力支撑

  一直以来,合肥高新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打造“芯”高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集成电路产业专班,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发布《合肥高新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构建“1个产业专班+1个产业政策+1个产业基金”的支撑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护航。二是明确目标锚定招商方向,制定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图谱,不断加强项目谋划。今年以来,合肥高新区已成功签约集成电路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251.3亿元。三是提升为企服务能力,通过“企业之家”平台和稳企包联工作,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做好项目开工、建设、运营、纳统等全流程服务。

  据悉,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持续招大引强、优化服务效能、健全产业生态,在“做大产业规模、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赴“芯”光灿烂。

相关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9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