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我与孵化器 > 正文

    吴贻康:30年孵化器渊源,国际化的推动者

    发布时间:2017-07-15 23:27:38来源:作者:

      吴贻康,1930年生,前国家科委委员,兼国际合作司司长。曽任驻瑞士、英国科技外交官、駐美国公使衔科技参赞。前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名誉会长。

      1987年5月,时任原国家科委合作局局长的吴贻康安排他早年任驻美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时的老朋友——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主席、企业孵化器专家拉卡卡先生会见了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拉卡卡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在新技术孵化器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提议对在中国建立这种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宋健主任当场表示中国有兴趣进行这种尝试。这就是在政府层面将孵化器引入我国的开端。

      之后,吴贻康便与拉卡卡研究开展可行性研究的相关事宜,由联合国资助进行课题研究。该课题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承担,课题组对11个省、市数千名科技人员进行了有关创业倾向的问卷调查,并对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天津等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考察和案例分析,还与联合国、原欧共体等有关专家进行了研讨。

      “您能否在全国科技外事干部培训班上给大家讲讲什么叫国际企业孵化器,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在1996年的一次访问中,时任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主任陈家林的话让吴贻康有了新的想法。为了探讨国际企业孵化器(IBI)的特性、内涵和运作模式等问题,当年11月,吴贻康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丰台创业中心举办了座谈会,并作了归纳总结。自此,吴贻康便热衷于参加国内IBI的每一次活动,并竭力推进孵化器的国际化工作,这也成为他退休后的一项主要工作。

      从1998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以及在中国召开的世界企业孵化与创新大会、APEC孵化器研讨会等孵化器国际化会议,都留下了吴贻康的身影。网络年会自1997年到2015年共举办了18届,他参加了16届。西安"APEC孵化噐国际論坛"自2000年到2014年共举办了6届,他参加了5届。每次会上他都作了有关国际化的发言,既是参加者,又是组织者。

      中国兴办孵化器的成就得到了联合国国际开发署和有关国家的好评和赞誉,他们希望中国能在培训外国孵化器管理人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998年起,中国将孵化器管理人员国际研讨班列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举办的援外专业技术培训班之一,由上海IBI承办。吴贻康参与设计课程、组织教员,并通过驻外使领馆进行招生;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他还与第一期学员一起听课、参观实践。培训班采取的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吴贻康推动形成了以上海、北京、西安、广州、武汉5个IBI为载体的东、南、西、北、中5个国际培训和研讨基地。这些培训基地已成为中国孵化器管理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为中国孵化器“引进来”和“走出去”开辟了渠道。

      搞了一辈子科技外事工作的吴贻康始终认为应将孵化器国际化工作融入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中去。孵化器国际化工作是要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在开放的条件下,抓住国际产业和研发转移的机遇,充分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进程。2002年中国参与发起成立了亚洲企业孵化协会,2006年,中国担任该协会第三届主席,吴贻康和拉卡卡担任高级顾问,发挥了中国在国际孵化器领域应有的作用。他负责组织了许多軟科学研究,包括1999年的"我国国际企业孵化器建设研究"和2005年的"促进我国企业孵化器国际化"等课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30年來,他从参与孵化噐理念的引进工作,到嗣后积极推进国际化工作,深怀着对中国孵化噐事业的感情。在中国孵化噐成立20周年大会上,中国髙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授予他"中国孵化噐事业先行者"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