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我与孵化器 > 正文

    张超英:孵化器的强国梦

    发布时间:2017-07-15 23:28:00来源:作者:

      张超英,1951年出生,研究员。曾任国家科委工业局(司)综合处副处长、国家科委火炬办副处长,国家科委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首任处长,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科技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

      1989年10月,张超英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带着强国梦从美国匆匆归来,到当时国家科委设在工业司的火炬计划办公室报到了。办公室的正式编制只有3个人,张秉福是处长兼火炬办副主任,张超英是副处长,还有尉迟坚及四五位借调的同志。1991年6月,他按照组织安排离开国家科委工业司,来到科技部火炬中心任高新区管理处第一任处长,一干就是10年。

      谈到孵化器,这位当年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实施的推动者有着浓浓的感情、深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国外科学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1990年,我们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孵化器培训班,戏称”黄埔一期”。当时,出席培训班的已经建立和筹备建立的企业孵化器仅10余家,记得有武汉、南京、广州、上海、成都、重庆、天津、北京、西安、苏州等。当时,企业孵化是专业性很强的新名词,社会上只知道孵小鸡,还真有人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问孵化器多少钱一台?

      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是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孵化器在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绝大多数的孵化器主任都是生龙活虎、神采奕奕、充满着智慧与魅力的。在我们的工作中讨论最多的,和在实践中探讨最多的,是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处里面的全体同仁,特别是唐凤泉、罗晖和李楠林,包括借来的同仁,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是应孵化器主任们的强烈要求建立起来的,成为孵化器经验交流和思想火花碰撞的平台。每次的年会都是全国企业孵化器的盛典,新的经验和点子层出不穷。

      企业孵化器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而推出的一种有效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因而我们采取了有别于他国的有效举措,得以保证孵化器的初创成功和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依靠地方政府兴办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地方政府有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而且手里有资源。由于当时孵化器没有国家的扶持政策,投资又比较高,还需要长期的扶持发展,只有地方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由于地方政府有这样的积极性,由他们出钱出政策,国家给予适当的补贴,这件事就办起来了。尤其是依托国家高新区的政策扶持,使孵化器的发展得益非浅。

      二是认识孵化器的性质。在创办初期,企业孵化器的性质定位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性机构,还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企业有效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关系到孵化器的生存与发展。在国际上这两种类型的孵化器都有。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最终选择了后者,使孵化器的发展避开了最初的陷阱。

      三是严格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标准。随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应该为企业提供哪些基础性的硬件和软件服务提上了日程,因而国家级的孵化器认定标准应运而生。标准中明确规定孵化器要拥有一定规模的实体建筑,做到手中有房,孵化有窝儿,使孵化器脚踏实地,实力大增。标准中还规定了应该为企业提供的基础性服务,入孵企业和毕业企业的标准等,使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

      四是落实匹配扶持。在我国孵化器发展的初期,国家有一定量的扶持资金,但数量有限,经常捉襟见肘。随着孵化器数量的增加和地方经济实力的增长,适时采取了匹配扶持的办法,以1:2或1:3的方式为孵化器争取到更多的发展资金。

      五是因势利导,以多种方式推动企业孵化器的多样化发展。在办好综合性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推动了专业孵化器的发展,使在孵企业和孵化服务的质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特定孵化对象孵化器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企业孵化的广度和深度。在联合国专家拉卡卡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国际企业孵化器也在中国诞生了。这个旨在与国际上孵化器接轨的大胆尝试,为中国孵化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最好的一批孵化器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国有企业孵化器也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利用国有企业的多余厂房和闲置资金设备进行企业孵化,应该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当然了,还有博士创业园、院士创业园、外资在华创办的孵化器和妇女创业孵化器等纷纷在各地涌现。总之,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多样化发展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是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的双轮驱动方式为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未能成立着实是一大遗憾。多年以来,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代行了它的职能,使孵化器之间的相互促进不仅仅停留在经验交流和现场参观,而是上升到同行专家的现场诊断和指导上。听取专家意见的不仅仅有孵化器的同行而且有省市一级的主管领导,使其效果甚佳。这说明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自我更新和升级能力。每年都有我国企业孵化器参加的国际企业孵化器年会是接触国际同行的最佳场合。每年不断地各种场合的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使孵化器同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职业认知能力,他们已经开始并且能够与国际同行一比高下了。

      众所周知,从科研发展到产业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商业化发展等环节。按照中国的现实,前两个环节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而企业孵化基本覆盖了开发研究和商业化发展这两个环节,恰恰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经过30年的努力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如火如荼开展的“双创”活动,中国已经跨入世界孵化器大国行列。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企业孵化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注重提升国际企业孵化的能力,就可以使我们企业孵化器的触角伸向国际科技成果市场,吸收世界上最新最好的科技成果到中国进行孵化。试想,我们有孵化资金的优势,有企业孵化设施和孵化经验的优势,有新技术、新产品的潜在市场优势,只要我们认真地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大胆尝试对国际企业进行孵化,在不远的将来国际企业孵化强国的构想就会变成现实。在我们成为国际企业孵化强国的时候,在世界上最新最好的科技成果纷纷来到中国进行孵化的时候,我们距离世界科技强国难道还会很远吗?!

      中华民族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